2018年,作为福建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的漳州市诏安县,荣获“中国十佳脱贫攻坚与精准扶贫示范县”称号,实现从“贫困县”到“十佳县”的华丽转身,成功脱贫摘帽。这一令人振奋的成绩背后,倾注着人行诏安县支行不可忽视的金融力量。该行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充分利用“中国青梅之乡”“中国海峡硒都”“国家级乌龙茶”等国字号名片,因地制宜推出金融助力脱贫攻坚“组合拳”,持续增强产业扶贫的“造血”功能,大力扶持青梅、八仙茶、富硒鸡蛋等特色产业发展。
“梅好贷”带出“美好生活”
“疫情发生后,公司的经营受到很大的影响,多亏了这笔400万元的资金,真是解决了公司的燃眉之急!”诏安县能裕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诏安县是“中国青梅之乡”,富硒青梅主要分布于太平、红星等四个欠发达乡镇,青梅产业的发展关系着20万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的生计。
每年三、四月是青梅企业生产、营销、加工的资金需求旺季,今年受疫情影响,青梅企业出现产品积压、鲜果收购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严重影响复工复产。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人行诏安县支行多次深入相关企业,并迅速指导诏安县农信社创新推出青梅仓单质押贷款——“梅好贷”,以贷款人与借款人签订双方协议为依据,以双方签发的借款人自有的青梅腌制半成品等货物仓单作为质押物,由贷款人向借款人提供贷款,无需引入第三方管理仓储,大幅降低了客户的融资成本。在人行诏安县支行的积极协调下,截至4月末,成功为诏安县能裕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发放“梅好贷”590万元。
此外,该行创新“矩阵式”银企信贷资金供求对接模式,主动加强与县工信局、农业农村局、发改局等部门的配合,在加强纵向业务指导的同时,突出部门间的横向协调和合作,在“诏安县疫情期间(金融保障)青梅加工季节企业融资需求对接会”上,对接青梅企业17家,已授信或意向授信金额累计2.05亿元。
“明星茶”的“峰回路转”
诏安边邑,以茶闻名。诏安八仙茶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新选育并由国家审定批准的国家级乌龙茶良种。上世纪90年代曾名噪一时,后因产业形态原始粗放等原因急转直下。
为破解产业发展症结,人行诏安县支行探索“金融机构+龙头企业(产业带头人)+贫困户”模式,指导涉农金融机构深挖八仙茶产业信贷需求,支持改进技术、更新设备、扩大产能,增强其对贫困户的就业吸纳能力,在扶贫攻坚脱贫致富方面找到了一条惠民好出路。截至4月末,农行诏安县支行、诏安县农信社累计为八仙茶企业及个人(茶农)发放贷款385笔、3409万元。
福建硒来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就是众多受益企业之一,在诏安县农信社两笔共200万元信贷资金的支持下,该企业现已成长为福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带动周边1500户农户发展种植基地达1200多亩,实现茶山农户每户增收3000元。
“能够带动周边农户增收,帮助农村贫困家庭脱贫,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种家乡情怀,也是孜孜不倦的一份追求。”公司创始人表示。
“土鸡蛋”变成“金疙瘩”
“中国海峡硒都”是诏安的另一张国字号名片。诏安富硒土地面积76.2万亩,占县域面积39.3%,出产的富硒鸡蛋深受消费者青睐,散养富硒蛋鸡逐渐形成发展产业。
虽然有着优越的地理优势,但苦于没有资金,让很多想靠养殖蛋鸡脱贫致富的农户望而却步。对此,人行诏安县支行多次奔走山村窝棚,积极对接扶贫部门,梳理贫困户建档立卡清单,牵头涉农金融机构主动上门服务,帮助申请“简易贷”“小额扶贫贷”等信贷产品,多管齐下解决贫困户资金短缺“瓶颈”,为贫困户敲开脱贫致富的“大门”。截至4月末,累计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2032笔、共6699万元。
“酒香也怕巷子深”,富硒鸡蛋要走出“大山”,电商是最为高效的途径。为支持富硒鸡蛋更加顺畅上行,人行诏安县支行积极研究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有关的扶持政策,引导银行机构为农村电子商务提供贷款支持,助推富硒鸡蛋搭上“互联网+”快车实现“飞翔”。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以来已累计向富硒贫困乡村的农村淘宝店主发放贷款6笔、共80万元。诏安富硒鸡蛋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到全国各地,已带动苏区老区群众、贫困户平均增收1.5万元。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张阿姨原是村里的贫困户,自从申请小额扶贫贷参与富硒蛋鸡养殖后,原先四壁漏水的危旧破房变成了如今崭新的两层小楼。“有了资金,扩大了养殖规模,村里的土鸡蛋带着左邻右舍走上了致富路,我们的好日子开始咯。”成功脱贫的张阿姨喜上眉梢。
同花顺上线「疫情地图」
点击查看:新型肺炎疫情实时动态地图>>>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