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粤港澳大湾区,国之重略。在大湾区战略发展宏图下,大湾区内的“城”“产”“人”有怎样的发展前景,又有何种发展掣肘?这本《2019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蓝皮书》或许可以帮助您找到答案。
粤港澳大湾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本章聚焦建议。通过对大湾区城市、产业、资本等方面的分析,明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面临的问题和症结,借鉴世界三大湾区的发展经验,为大湾区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01针对大湾区发展不均衡的建议
Ⅰ 整体发展不均衡:东强西弱、内强外弱;有同质化趋势,差异化和协同性不足
从大湾区各城市经济发展现状来看,香港、深圳、广州创造了近60%的生产总值,经济总量也均超2万亿元;第二梯队的佛山、东莞领跑,两城市GDP合计占比约20%;剩下六个城市GDP占比合计约20%,其中珠海、江门、肇庆三市GDP规模不足3000亿元。经济总量梯次差距明显。
从产业结构来看,各城市发展阶段不一,香港、澳门9成以上均是第三产业,广州、深圳,深圳仍存较大的工业占比;东莞、珠海、江门和中山三产已超或持平二产;佛山、惠州和肇庆工业仍占据主导。
从产业基础来看,东岸(广、深、莞等为代表)高新技术制造业占比较高,且已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汽车/新能源汽车制造等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其中,深圳、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占比大,东莞承接深圳外溢,受其产业辐射影响较大。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方面,深圳主要集中于以新能源汽车制造为主的汽车产业方向,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实力。广州主要以服务经济为主导,商贸、房地产业、汽车制造、石化为其支柱产业,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以及人工智能等多方面也拥有较大优势,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方面主要是以传统汽车制造为主,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在积极推进中,同时,广州也是全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并拥有40余家船舶企业,和一大批实力强劲的制造和科研企业。
西岸则主要是家电制造(白电)、纺织服装、石油化工、电器机械等产业,支柱产业分散,优势产业不突出且规模偏小,并在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等方面也有部分基础,但整体偏传统产业,与东岸、西岸各城市之间存在重叠、重复性竞争。
江门、肇庆、惠州产业基础则相对薄弱,其中尤以肇庆最为薄弱。惠州主要承接深莞转移,已形成完成电子配套产业,主要支柱产业为电子工业和石油化工。肇庆承接广佛产业转移,围绕广佛的汽车和先进装备产业上下链条发展配套产业集群,但工业产值仍较低。江门具备一定产业基础,主要是石化、金属制品、食品加工等。
总体来看,大湾区整体呈现东强西弱、内强外弱、城市间产业发展面临重叠同质的问题。因此,大湾区各城的产业错位互补、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各城市应依托各自优势,差异化定位,整合产业链集群,用产业链的思维参与全球竞争,协同共进走向全球产业链前端。
Ⅱ 大湾区整体协同发展建议
图: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协同分工示意图资料来源:景晖智库研究整理
以产业空间扩散带动人口向外围城市带扩散,打造湾区内各城市间差异化定位。其中,东岸打造研发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高端信息电子和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带。西岸聚集现代装备制造、智能家电升级、康养医疗服务产业带。以江肇惠为主的大湾区外圈城市则主要发展一般制造业,现代生态农业,承接东西岸产业转移和产业配套。具体来看:
制造业
东岸利用已形成的以电子信息为主的新兴产业集群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以港深为核心加快数字技术产业的空间集聚,打造大数据产业集聚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西岸利用佛山美的、珠海格力的家电制造业基础,发展现代智能家电产业,与东岸形成差异性竞争,利用佛山的光机电一体化产业,装备制造业和珠海的仪器仪表产业基础打造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充分利用东岸知识密集型、研发密集型研究成果,推动西岸创新成果应用。
江肇惠重点发展一般制造业,继续完善传统优势产业基础,发展油气开采、石油化工等产业,同时为内圈城市的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等提供产业配套。
医疗康养
东岸依托香港、广州医疗和教育资源丰富,具备前沿技术研究和人才储备等优势,充分发挥其“创新大脑”作用,重点在医药研发、医疗创新、生物医药科技等方面重点布局,打造东岸医养研发创新高地,并推动其创新研究成果在大湾区的转化效率。广州和深圳均处于大湾区医药制造产业第一梯队,在生物科技创新、生物医药研发等多方面具备先发优势,并具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结构,是引领大湾区高新生物医药研发和产业发展,抢占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极点。香港则利用其科研、金融服务平台等优势,助推大湾区与国际市场的深度融合。
西岸利用区域生态环境优美、地价房价洼地等优势打造现代化医养场所的聚集地,重点发展医疗康养设施和院所,提供大湾区更加充足的养老床位和康养医院。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
深圳重点打造新能源汽车制造。深圳拥有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并聚集了2000多家企业,拥有比亚迪(002594)、欣旺达(300207)等新能源汽车制造和全球锂离子电池领域的领军企业。新能源汽车优势突出。
广州重点发展传统汽车整车制造和船舶制造。汽车产业是广州第一支柱工业,2018年全市汽车产业总产值5489.8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0.1%;产能259.4万辆,初步形成了三大日系品牌(本田、日产、丰田)、中国品牌和欧美品牌并举发展的多元化汽车品牌格局。依托其产业链完整、产业基础雄厚优势,与深圳形成错位竞争,重点发展传统汽车产业,并通过科技研发、技术创新等推动产业持续升级。同时,与深圳形成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方面在于船舶制造,依托广州港(601228)口和造船基地优势,重点拓展民用船舶、私人定制等船舶建造,擦亮广州造船“中国名片”。
珠海则重点打造以航空为主的运输工具制造。珠海应抓住通用航空发展机遇,依托广东省唯一航空产业专属经济园区,借助珠海国际航空展,重点打造从飞机设计、制造、维修到航空设备展示,交易,航空服务培训的完整航空产业生态链。
教育科研:打造与产业发展配套,多层次的教育体系
东岸――利用香港、广州等地优质的教育资源,重点打造研究型、综合型教育。为大湾区培育研发型、创新型、综合型人才,重在打造创新体系中科学家式、具有突破创新思维高端人才。
西岸――珠海、中山、佛山等城市重点打造应用型教育,重在培养应用型、管理型、创新体系中工程师类人才,为湾区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提供高水平、专业型、管理型人员。
外圈――惠州、江门、肇庆等城市重点打造技能型、职业型教育,为湾区产业发展提供中高级技术和产业工人。(未完待续)
同花顺上线「疫情地图」
点击查看:新型肺炎疫情实时动态地图>>>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