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2月17日讯 浙江省开化县是浙江省重点林区、全国林业重点县、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全县森林面积270.8万亩、森林覆盖率80.87%。近年来,该县以加快推进林业新经济、新产业(300832)为布局,以新一轮林业改革为基础抢占林业经济发展制高点,围绕木本油料、林下经济、森林康养、花卉苗木、数字林业等主导特色产业、品牌攻坚发力,致力将钱江源森林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推进“林改革”,腾出林业经济发展空间
一是创新抵押,深化林权金融改革。结合森林资源可评估、抵押、入股、融资特性,进一步扩展林木抵押种类,将油茶、香榧、茶叶等经济性强但种植风险较高的林木全部纳入抵押贷款范围,种植范围基本覆盖县域全部林业经济作物。同时,出台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规定村级或个人可将公益林年收益作为质押物进行贷款,贷款额度最高可放大至年度公益林补偿金收入的15倍,目前已累计发放村集体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贷款520万元,每年可盘活森林资产5.6亿元。
二是高效管理,深化林地地役权改革。针对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集体林地占比较大的问题,在不改变林地权属的基础上,通过村与组、户与组、户与村、村与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之间签订地役权委托协议,将集体林地交由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统一管理,管理局给予农户48.2元/亩·年的地役权生态补偿资金,集体林地统一由管理局根据区位发展需要采取“特许经营”方式流转给林业生产大户,既为经营主体提供统一留转空间,也为原住民增收近2000万元/年。
三是资智齐入,深化林业经营权改革。主动探索创新国资公司租山造林模式,由县城投集团流转低效林或芒杆山进行林木种植培育和林下经济发展。目前,该公司获得5亿元授信贷款,有效实现资源变资本、资本变资产。同时,整合县林场等单位先进技术、管理力量“上山下乡”参与林业经济改革,租用乡镇1215亩茅杆荒山,实施科技推广项目24个,建成林木良种繁育基地4967亩,最终林木收益由林场与村集体按7:3分成。
深耕“林品牌”,提升林业经济产品附加值
一是“质”“量”并举,深耕“食”品牌。大力发展以油茶、香榧为主导的木本油料,以“钱江源”区域公用品牌为基础,对商标、包装统一管理,推出“钱江一品”“苏庄”等4种油茶自主品牌,打造原生态、无污染可食用林产品。同时,迈出油茶产业“机器换人”转型步伐推动油茶产业智能化,助力产量提升。如余氏飞龙山茶油有限公司引入全自动化油茶脱壳、烘干、压榨生产线,2020年上半年产值升至1200万元,同比增长20%。
二是“品”“值”共创,点亮“根”品牌。开发根艺品类200余种,结合“一带一路”国际根雕文艺交流节,推出“根雕伴手礼”等深加工林产品,并依托根宫佛国5A景区“网红”景点强大带货能力推动根艺品销售。同时,推动“醉根”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浙江省著名商标等1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并发布全国首个根雕标准规范市场秩序,以“名牌效应”放大产品附加值。
三是“产”“销”同扩,培育“苗”品牌。与中国林科院亚林所、浙江省林科院、浙江农林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推广楠木优质种源、枫香新品种育苗等林业种苗培育技术,打出本地优质良种苗木品牌保障全省各地造林需求,其中县林场苗圃入选四个省级保障性苗圃之一,“十三五”期间生产省调控珍贵树种育苗210万株,生产杉木、楠木类等良种苗木475万株,基本能满足全省11%的苗木种植需求。同时,由县花卉苗木产业协会与爱淘苗电商公司等合作进行“线上售苗”,目前成交额已达400万元。
做大“林产业”,延伸林业经济发展链
一是一林两地,做精康养研学“旅游产业”。在古田山自然保护区、钱江源国家公园等10处森林景区设立“康养+研学”双基地,通过不同基地的串联,创新推出全域研学康养“导航图”,打造中国最美森林科普之旅、中国根雕艺术之乡国学之旅等4条主题森林研学旅行路线。
二是一林多产,做大生态种养“林下产业”。通过山海协作平台与杭州、湖州等林下经济发达地区联合建设林菌、林药、林茶、林禽、林畜等16个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大力推广林下种植珍贵中草药、油茶林和竹林养殖生态鸡、竹林套种竹荪、中蜂养殖等林下综合开发、立体经营模式,成功推出林下套种黄精、三叶青、重楼、覆盆子等中药材和灵芝等菌类、中蜂养殖林下经济特色招牌。
三是一镇一品,做强林业小镇“块状经济”。打造区域型小镇林业产业,通过深挖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产业附加值,并邀请省林科院专家团队开展箬叶、油茶等林业作物全产业链发展研究,推出各品牌林业小镇。如长虹乡因地制宜打造集箬叶收购、烘干、分装、加工、冷藏、销售为一体的“箬竹小镇”,年销售箬叶8万斤,产值达100余万元。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