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大南京,未来可期!1月12日上午9点半,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市长韩立明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对关于《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进行了说明。未来五年,南京将如何变化?你我的生活又将如何变化?发展蓝图已绘就。
韩立明在报告中说,锚定二〇三五年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国际影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创新名城的远景目标,未来五年,要聚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加快形成以创新为第一驱动力的增长方式,聚力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美丽古都、探索走出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子,打造富于现代化内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增长极,成为常住人口突破千万、经济总量突破 2 万亿元的超大城市。
具体目标是:
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300778)。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取得实质性成效,建成科技产业创新中心,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 2 万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 54.5%,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 GDP 比重达 4%左右。
建设高能级辐射的国家中心城市。经济在高质量轨道上稳健增长,发展速度居同类城市前列,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大中城市十强,人均 GDP 突破 3 万美元,基本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家级服务经济中心。
建设高品质生活的幸福宜居城市。居民就业规模和质量不断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9 万元左右,基本公共服务现代化、均等化、多元化走在前列, 城市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质量、人居环境品质持续改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建设高效能治理的安全韧性城市。市域治理和服务更加精准化精细化,本质安全水平显著提升,公众安全感保持 95%以上,法治建设满意率超过90%,平安南京、法治南京建设迈上更高水平。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纲要(草案)》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突出了以下五个方面,分别是: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着力形成以创新为第一驱动力的增长方式。坚持“四个面向”,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推动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积极构建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成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不可或缺的力量,为迈向现代化提供最坚实的支撑。
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构筑参与未来竞争的战略高地。坚持以落实国家战略为牵引,在供需对接中锻造长板,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抢占高端,基本建成“米”字型高铁网络和以公铁、空铁、江海联运为重点的多式联运体系,建设全国重要的物流中心、商务中心、数据中心和东部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增强对国际国内优质要素的集聚能力,打造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枢纽。
高水平推进改革开放,着力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坚持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突破之路,推出更多有利于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举措,充分发挥江北新区、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等开放平台引领作用,深化市场开放、创新开放和制度型开放,推动营商环境、市场环境、创新环境集成优化,打开高质量发展新天地。
切实增进民生福祉,着力创造广泛享有的高品质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底线民生、基本民生和质量民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大力提高市民群众收入水平, 有效扩大公共服务供给,下更大的力气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医疗资源优化布局,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建设古今辉映、人文醇厚的美丽古都和青年友好、近悦远来的幸福城市。
遵循特大城市发展规律,着力打造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样板。坚持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以基层社会治理为支撑,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抓手,统筹发展与安全,协调规划、建设、管理和生产、生活、生态,全面推进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提升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走出一条体现时代特征、彰显南京特色的特大城市治理新路。
“踏上新征程,奋斗正当时。”韩立明说,我们坚信,全市人民拧成一股绳,脚踏实地加油干,南京一定能够勇立潮头、走在前列,铺展出现代化大都市“强富美高”的壮丽画卷!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