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美好生活的朴素心愿,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朝着这一历史目标,江苏人民砥砺前行,一路奋进。
扶贫征途,一个也不能掉队;小康路上,一个也都不能少。脱贫攻坚是全面小康的必经之路,也是检验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质量和成色。连日来,我们推出“强国小康路”专栏,聚焦江苏重点帮扶脱贫攻坚奔小康的生动实践,展现江苏人民建设幸福生活的动力和活力。
淮安,漕运枢纽、盐运要冲。自古以来,淮安的发展,离不开一个“运”字。而如今,对淮安而言,城市之“运”不再只是依赖古运河水延绵千年的滋养,更是人才之“运”,产业之“运”……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年,放眼淮楚大地,能看见一个个扶贫工程落地生根,曾经的经济困难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小康路上,淮安用实际行动证明,城市之兴不只在“运”气,更在探索与坚持沉淀出的实力。
坚守:“第一书记”和他的那些“金点子”
走进刘老庄镇古西村手提袋加工厂,模切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在宽敞明亮的工作区,工人们围坐在一起,熟练地将手里的绳子穿进手提袋两边的小孔。
很难想象,两年前,这间繁忙的扶贫车间还是一间“屋顶镂空”“院子里种满小麦”的废弃厂房。用江苏省委驻淮阴区帮扶工作队队员孙家波的话说,“晚上坐在屋子里,抬头就能看到月亮。”
2018年4月,孙家波被分配到刘老庄镇古西村担任第一书记,开始了曲折的“扶贫之路”。
“古西村在两市三县的交汇处,地理位置非常偏僻,也没有什么经济产业,2017年底村集体收入负债11万。当时了解到这样的经济收入现状,心里确实直打鼓。”孙家波坦言。
经过三个多月的走访,孙家波开始考虑吸引企业来村里投资建厂,由于落后的经济条件和偏僻的区位,投资迟迟没有着落。一筹莫展之际,一条朋友圈启发了孙家波。
消息来自一位开办印刷企业的朋友,在朋友圈的配图中,朋友家从英国留学回家的儿子正低头将绳穿入手提袋。朋友无奈地告诉他,工厂接了加急订单,实在找不出人,只能一家老小齐上阵。听到这句话,孙家波来劲了,他当即提出把这件事放到村子里来做,电话两端的人一拍即合。
他在几所学校附近找到废弃多年的服装厂,重新加盖屋顶铺设地坪。2018年底,这座废弃工厂摇身变为2000平米的标准化厂房,正式投入使用。
手提袋加工厂内忙碌的员工们
“家里有四个老人三个小孩,实在走不开,现在能到家门口来做工,操作简单,工作时间自由,每月有2000块收入。”40岁的古西村村民李巧宁说着便开怀地笑起来,她的小儿子就在厂房后面的小学上学,来回接送方便。
人性化的管理和“家门口就业”的工作模式让李巧宁彻底放宽了心。据了解,手提袋加工厂2019年底产值约为200万元,其中60%以上作为当地村民的工资性收入,每位工人的年收入达到2―3万元。
在“家门口”安顿好一批困难群众,孙家波信心满满地继续开拓眼下的扶贫事业。2018年下旬,为了让村民们“足不出户地坐着收钱”,孙家波动起建设光伏电站的念头。
发电并不难,但是电发出来又该销往哪里?几番思考过后,孙家波把目光拉回到自己身上,“我是江苏省邮政公司派出来,我的单位就在淮安,单位就有楼房,我发的电就可以卖给单位。既然我是扶贫事业中的一份子,为什么不能用自己的资源去做一些事?”
孙家波将这个大胆又新颖的想法向省邮政公司的上级领导汇报,很快得到积极响应。不久,淮安区邮政分公司的两幢大楼的楼顶加盖起一片2400瓦左右的光伏发电装置。
据了解,这片“蓝色屋顶”发出的电以每度6毛5分的价格卖给淮安区邮政分公司,古西村每年从中获益约15万。
邮政资源的下沉,在一年后派上了更大的用途。
2018年,一位在山东打工的古西村村民回到家乡创业,租下近四百亩的土地,以生态养殖的方式种植彰化冬枣,最高用工量能达到120人。一年后果树成熟,为了促进冬枣的售卖,让这个产业在古西村扎下根来,孙家波想到了中国邮政系统的“邮乐网”。
“这个体系主要就是发展当地特色农产品。我们这个产品正好在我们省邮政公司帮扶的村,又是当地低收入群体共同努力种出来的。一下就符合上我们这个项目条件。”孙家波说,冬枣上线后果然大受欢迎,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通过线上线下卖出3万多斤,累计销售额达20万元。今年,他们打算把冬枣的产量提升至30万斤,再次利用这种方式进行推广。
孙家波就任的两年间,曾经负债的古西村进入了淮阴区低收入村脱贫摘帽的第一批队,并在2019年底成功跃升“三星村”。
2020年3月,本应结束帮扶工作,返回淮阴区邮政分公司的孙家波因为出色的表现被“扣留”下来。
接下来的日子,孙家波打算为这片土地做一些锦上添花的事。
“扶上马,再送一程。”这是这位第一书记的坚守与初心。
暖心:扶志扶智 社工关爱从未缺席
家里没有电灯、4个儿女的老人无人赡养、唯一的孩子由于脑瘫38年来从不知道喊爸爸妈妈……农村基层的一切,让淮阴区三树镇心苑社工纪杰杰产生了心理和情绪上的冲击。
“无论是前期调研还是我们服务过程中都会看到很多重病、重残、孤寡等服务对象,她们面临的生活困境是我们想象不到的,她们每天的努力都是为了活下去。”纪杰杰如是说。
如何能够切实保护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其中有一个就是社会力量。
“我们民政有低保核算系统,这给了我们数据的支撑,但是如何让数据与现实有效链接,这就离不开社工的力量。”江苏省民政厅一级主任科员,挂淮阴区三树镇党委副书记程业如是说。
社工团队的进驻,更好地链接了农村最底层的家庭,实时检测家庭状况和动态,与此同时,社工们利用自己的资源、知识,及时提供良好的服务。
今年4月,江苏省委驻淮阴区三树扶贫工作队对原来新星村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功能整合,硬件升级,服务升级,建立新星村社工驿站。
纪杰杰挨家挨户走访、调研
据了解,该社工驿站立足新星村,辐射周边村,打造“223”服务模式,即通过社工团队+邻里互助团的服务,实现拓展农村社工专业服务,推动困难群体互帮互助两大功能,共同打造农村儿童关爱中心、老人日间照料中心、村民互助中心三个中心阵地。
社工驿站面向分散供养五保老人、困难家庭老人和留守老人提供日间照料和情绪疏导等相关服务;面向困难家庭儿童和留守儿童提供学业辅导、能力训练和心理辅导等专业服务;面向残障老人与儿童的定期入户服务。同时,社工驿站工作人员密切关注“因病、因残、因学、因灾”返贫户,助力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协调资源助力脱贫攻坚。
“我们去工作时,就像装了一台人体扫描仪”。纪杰杰半开玩笑说,我们要能够顺序分析服务对象和自己的情绪,服务对象的困难、他们的优势、资源、预估、初步的介入方案等。当我们扫描处一套服务策略时,就是我们克服自身情绪,重燃自信和热情的时候。
36岁的宋步龙由于妻子身体不适,无法外出工作,大女儿患有智力障碍,长期需要照顾,11岁却没有自理能力。小女儿正在读幼儿园中班,需要每天接送。一家子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种地和低保。
纪杰杰说:“夫妻俩还和两个女儿睡在一张床上,原因是没钱买床,且卫生条件较差,不利于女儿独立与成长。夫妻两人平时生活中没有锻炼大女儿生活能力,对于其以后的生活不利。”
在了解了这一情况后,纪杰杰首先做的是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和家长沟通后,社工为大女儿准备了独立的房间,添置新的床铺。与此同时,社工们教她从力所能及的家务开始,锻炼动手能力。后期,社工们还为她联系了专业合作机构,帮助她训练。
只有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才是家庭发展的希望。在帮助女儿与社会接轨的同时,社工们还针对宋步龙的就业能力,制定出一系列发展规划。针对这一目标,社工一方面发动家庭支持网络(岳父母家),解决孩子的照顾问题;另一方面,与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沟通,获得免费培训名额。
“其实,说自己是铜墙铁骨也是假的。我们很多社工离开这个行业是最让我崩溃的事,不仅是因为社工行业失去了优秀的社工,更是因为我理解她们做服务时感受到的这个负面的东西那种无力感和对理想的冲击。”纪杰杰坦言。
今年,是纪杰杰从事社工工作的第九个年头,见过各种各样的服务对象,每天也有很多负能量,“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比较快的调整好自己。”
“扶危救难,助人自助,可以让更多的人更好的生活。”纪杰杰用行动诠释了爱与助的力量。
甘甜:这里的瓜果“别有洞天”
扶贫工程中,如何将“输血”变成“造血”是重中之重,如今,一条生机蓬勃的“产业扶贫”路已经被探索出来。产业内生循环不止,富民血液方可奔流不息。
绿影笼罩的丁集黄瓜等蔬菜育苗基地里,瓜果缀满枝头、香气萦绕鼻尖。九栋日光温室大棚联排矗立,分别种植了甜瓜、香瓜、西红柿、黄瓜等农产品,每推开一个封闭的大门,都能发现“别有洞天”的农家风景。
丁集镇是淮安市的黄瓜主产区,全镇黄瓜种植面积超过7600亩,而拥有这样一个庞大产业的丁集镇曾经却是13个低收入村聚集的“贫困镇”。
“以前每家1―3个棚子,上下游全部控制在别人手里,我们只负责种,也就是中间很少的环节,规模很大,效益却上不来。”丁集镇相关负责人说,为改变种子种苗自主可控程度低、产业链条短、销售模式僵化等问题,2019年丁集镇启动丁集黄瓜等设施蔬菜育苗工厂及繁种基地建设。
据了解,丁集黄瓜等蔬菜育苗工厂及繁种基地建设一期已经完成,项目占地50.87亩,以“科研机构+企业+村集体+农户”的模式经营,年培育黄瓜等各类蔬菜种苗6000万株,产值可达到3000万元,每年按财政投入资金的6%进行分配,并吸纳近30名低收入户务工。2019年底,丁集镇的13个低收入村全部脱贫摘帽。
在黄瓜等蔬菜育苗工厂内,赵凤英正和几名农户围站在一起,耐心挑选优质瓜苗。
育苗工厂内,工作人员仔细挑选优质幼苗
“我家里很困难,父母都是八十多岁,丈夫遭遇车祸,已经在床上躺了二十多年,儿女都在外工作,家里只有我一个劳动力,到这边做工离家近,来一天能拿70块,生活条件改善很多。”65岁的赵凤英说,她家的土地已经流转出去,每亩地租金一千元。
丁集黄瓜等蔬菜育苗基地只是“产业富民”的缩影,40公里外的淮安区苏嘴镇沙吉村,300多亩用于种植小西瓜的塑料大棚在阳光下绵延,与之形成耀眼的呼应。
沙吉村位于苏北腹地,有种植西瓜的传统,但普通大西瓜经济效益不高,村民辛苦一年换不来好收成。
大棚内“奋力”生长的西瓜
2016年,全村仍有800多低收入人口,被列为“十三五”省定经济薄弱村。为走出困境,沙吉村党总支书记于洪军邀请江苏省农科院的专家现场“把脉问诊”,很快找到了症结:大棚设施简陋、种植方法不科学、西瓜品种有待改良。
“药方”到手,村里迅速行动。争取产业富民资金、成立专业合作社,尝试种植小西瓜。小西瓜种植技术要求高,水和肥料一旦控制不好,口感和形状都会受到影响。
“党员干部和建档立卡户结成帮扶对子,统一技术、统一资金使用、统一品种、统一销售。”于洪军说,沙吉村村干部带领群众虚心求教,严格按专家们的要求操作,努力没有白费,第一年“试水”的30多亩小西瓜推向市场后供不应求。
2018年,沙吉村小西瓜种植规模达到400多亩,村里还建起“设施西瓜–优质稻米”轮作基地。当年,沙吉村的西瓜和生态“瓜稻米”帮助当地30多名低收入农户脱贫,村集体收入达到65万元。一年后,这个数字突破了100万元。
个头小巧的袖珍西瓜成为产业扶贫的强力载体,被农户们托在掌心,又无声地托起沙吉村致富的希望。伴随村集体收入提高,村里旧貌换新颜,水泥路直通田间地头,主干道架起路灯,供村民议事休闲的新村部也已经建好。
“‘一切刚刚好’”,小西瓜的包装盒上写着这行字。对于曾经一穷二白的沙吉村村民而言,一切也都刚刚好。(赵雅惠 蔡子豫 陈雨璐)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