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月,69家国有企业,3.6亿元帮扶资金,490个帮扶项目,30843人稳定就业……这组数据“晒”出的,是今年上半年贵州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定点帮扶的“成绩单”。
其实,早在2015年7月,贵州国资国企就已经开始结对帮扶各类贫困村。5年多来,各国有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业务优势,通过产业帮扶、基础设施完善、金融助力等方式,有力促进了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和贫困群众稳定增收,为全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贡献了国企力量。
扶贫产业遍地开花 群众增收喜笑颜开
产业兴、收入增。产业强,脱贫稳。为确保贫困群众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各帮扶企业从受帮扶县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当地主导产业,不断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变“输血式”帮扶为“造血式”扶贫。
自开展结对帮扶工作以来,乌江水电先后投入1350万元帮扶资金,在沿河县中寨镇发展“白叶一号”农旅一体化茶园基地项目、在大宅、志强、三会溪3个村连片种植2000亩“白叶一号”生态茶,并建成2座标准加工厂房,共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381户1582人。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贫困群众务工工资250余万元。
茅台集团出资4000万元建设道真县文家坝旅游小康示范村项目,带动该村610户2227人直接受益;投入1290万元打造三桥食用菌产业园,解决160余户500余名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利用茅台集团产业带动优势,发展种植酒用有机高粱3万余亩。
今年上半年,磷化集团投入1200万元帮扶资金,在榕江县2019年未脱贫贫困户中统一实施生猪、鸡、稻田鱼养殖项目,确保剩余贫困人口收入提升。目前,部分乡镇生猪、鸡已陆续出栏销售,稻田鱼已按时节发放。
……
在帮扶企业技术、资金、品牌、市场开拓等各类优势的协同推动下,受帮扶县各类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仅有力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也带给贫困群众一个又一个就近就业的好机会。
“从茶山平整土地开始,我就在基地务工,一个月有2000多元收入嘞。”沿河县大宅村村民杨春香今年已经62岁,能在家门口挣到一笔稳定的收入,让她很是高兴。“这在以前都不敢想,我一定要好好干。”随着钱包越来越鼓,杨春香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每到晚上就黑黢黢的,大家都不敢出门。”2019年6月,黔源电力(002039)董箐分公司运行维护部副主任谢蔚前往册亨县田坎村担任驻村干部,村里的照明是他一直牵挂的事。
2019年7月,谢蔚向公司申请到60万元帮扶资金安装照明路灯。12月底,112盏太阳能全部安装完成,整个田坎村都变得亮堂堂,村民夜间出行打手电筒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2014年,茅台集团一次性投入帮扶资金3000万元、贴息近5000万元帮道真县融资3亿元,完成800余公里“小康路”建设。同时,完成2000多公里通村公路建设,极大缓解了村民出行难、运输难问题,为当地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十三五”期间,贵州电网公司共投入电力行业扶贫资金331.9亿元,提前一年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全面保障全省9000个贫困村、923万贫困人口用电需求。2017年,该公司供电范围内全面实现村村通动力电,为村民机械化劳作提供了稳定的电力保障。
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为切入点,累计投入行业资金7.42亿元,在全省369个种烟村深入开展烟草扶贫新村建设,着力帮助农村群众改善人居环境。
“以前我们晚上8点左右就睡了,现在水泥路通到家门口,路灯亮堂堂的,村里还修了文化广场,跳舞的人也多,可热闹了。”提及村里的变化,道真县阳溪镇龙台村村民勾正明感慨万千,生活条件这么好,多亏了国家的好政策和企业的倾心帮助。
宽阔平整的水泥路、整齐排列的路灯、干净整洁的文化广场……如今,行走在贵州的乡间道路,吸引人的不仅是淳朴的民风,还有整洁的村容村貌和优美的人居环境。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国有企业在开拓市场、品牌营销、延伸产业链及提升附加值等方面的优势,着力实施一批短平快项目,带动群众稳定增收。同时,不断推动黔货出山、进城、出省、出海,努力成为贵州脱贫攻坚的‘主力军’。”贵州省国资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申勇如是说。
(责编:陈晶晶、陈康清)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