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按照全市“工业强市”战略、打造工业“六大集群”和实施 “4+2”农业产业振兴行动的总体部署,把扶贫车间建设融入全市产业发展大局,积极应对疫情对劳务输转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全力推进扶贫车间复工复产,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努力推进扶贫车间提质增效、转型发展。
一是创新政策鼓励多元创建。坚持把扶贫车间作为吸纳贫困人口就近就地就业和稳定增收的有效途径,出台《关于推进全市扶贫车间提质扩量增效的意见》,协调相关部门制定出台配套落实措施,合力推进扶贫车间提质扩量增效。累在各类利好政策的叠加效应下,“厂房式” “合作社式”“东西部协作式”“龙头企业带动式” 等多种扶贫车间创建模式多点开花,全市已建成认定扶贫车间347家,其中2020年新增21家。
二是稳妥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指导扶贫车间在落实厂房车间消毒、原料产品消毒、员工佩戴口罩、制定应急预案等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稳妥有序复工复产。建立24小时重点企业用工调度工作机制,成立用工信息对接专班,确定专人主动与企业、扶贫车间对接,帮助破解用工难题。截止目前,全市347家扶贫车间已全部复工复产,吸纳就业1.69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7079人,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人数达到去年人数的98.9%。
三是提前谋划引导转型升级。出台《天水市创新运用工业化理念推进扶贫车间转型升级若干措施》,将扶贫车间生产经营纳入全市工业产业体系进行规划,着力做精做好扶贫车间产业链。打造一批服装生产、麻鞋编织、橡胶鞋制作等劳动密集加工类扶贫车间和“扶贫产业”品牌,通过实施产业培育、技术升级、产业链延伸等措施,已发展形成了一定产业规模。紧扣全市“4+2”农业产业振兴行动和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果品、蔬菜、养殖、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的扶贫车间,促进特色产业与扶贫车间有机融合,链接 “特色产业+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扶贫车间+农户”的发展要素,初步形成张家川畜牧、秦安县及麦积区果品、武山县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扶贫车间群”,打造区域产业扶贫、群众就近务工的“发展新力量”,努力使扶贫车间为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